春节过后,武汉的洗车店陆续开张。“往年我春节根本舍不得休息,那是挣钱的黄金时间,洗一部车80元,大一点的越野车至少100元,而且还得排着队交现金洗车,哪怕你在店里办了洗车卡,过年都不能用卡。虽说我店子不大,一天也能赚个两三千元。”34岁的刘师傅在秦园路附近开了家汽车美容店。
相较于传统的30元起步的人工洗车,便捷而又价格低廉的互联网自助洗车正“攻占”武汉市场。刷卡、取枪、喷水、打泡沫、冲水……只需五元钱,自己动手便能将车洗干净。自从2014年开始,武汉这种互联网自助洗车项目,已经迅速占领了江城近百个社区,也深得一些消费者青睐。然而,最近,创业者们却开始停下扩张的脚步。
一台银行ATM大小的机器,投币或刷卡后,拿起喷枪按键便可冲水、打泡沫,所使用的水能在雨水循环处理水和自来水之间自动切换,2014年起,自助洗车机开始出现在江城一些社区。
70后海归彭琛,是武汉耀世天晶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。在国外留学的时候,他的爱车脏了想去找专门的洗车店,结果发现国外很流行自己动手自助洗车。这让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,“国内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工洗车,成本较高,而自助洗车领域是个空白,或许这就是机会。”
2014年,彭琛回到武汉后便开始着手这一项目的推广。如今,他的公司也是武汉自助洗车项目覆盖最多的一家,已经在盘龙城、南湖等区域50个小区投放了洗车机。
在前期使用自来水设备的基础上,在青山临江港湾小区,升级版的自助洗车机还增加了雨水洗车功能。收集雨水,经过特殊处理后,可在雨水和自来水之间自动切换。这一项目,被纳入武汉市政府的海绵城市项目,将进一步推广。
在百步亭某电力公司,彭琛投放了两台机器。记者现场采访时看到,两位抢修车师傅正一边惬意地聊着天,一边麻利地用水枪冲洗着车身。“公司有几十台电力抢修车,每天奔波在武汉三镇抢修,外面灰尘大,几乎每天都要清洗车辆,没使用自助洗车机之前,每个月仅洗车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现在,洗一辆这样的大车也不过十来元,比过去节约多了。”一抢修车师傅告诉记者。
10日,阳光灿烂,记者随彭琛一同前往后湖华庭小区。只见在小区紧邻着一住户的停车位旁安装了一台小巧的洗车机,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洗车,在妈妈的指导下,小男孩拿着水枪认真地冲洗着车辆,然后打泡沫,整个过程耗时20分钟,花了5元钱。“自助洗车不仅仅省钱,也是一种乐趣,你看,刚才那个小朋友玩得多开心。”彭琛向记者介绍说:“今年春节,安装了机器的小区,自助洗车机就没有停止过工作。平时在外面洗辆车也就30元钱,车主不太在意,但春节随随便便洗辆车就得近百元,而且还要到处找地方,这时自助洗车机就显现出巨大的优势。借着春节效应,节后用户也越来越多了。”
在这一领域“拓荒”两年多后,网点越布越多。但眼下,彭琛却停止了扩张的脚步,“洗一台车只要三五元,方便又便宜,但是进入小区还是困难重重。第一关就是要说服小区物业和业主,同意让自助洗车机进入小区。其次是高昂的成本。”彭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两年来,他为了打开市场,每个小区除了交纳进场费外,水、电、设备、地平施工等费用加在一起,成本得2万元,平日占用一个车位的车位费也需要交费。50个小区,光进场投入便达100万元。“老小区车位少没位置,新小区地下车库停车位费用高。平日我们有两个专人两台专车维护,交通成本也不低。”
随着网点越布越多,彭琛感觉有些吃力,他坦承,洗车并不赚钱,当时是想利用便民洗车切入他的“车事宝”APP,连接汽车后市场及承接机身广告业务,但是目前来看收效甚微。车主洗车通常只在固定小区内洗,无需打开APP查看附近网点。而机身广告也因为覆盖得不够广,有人来谈过业务最终不了了之。此外,很多车主还是习惯把车开到洗车店去洗。
除了彭琛,武汉还有一些人从事互联网洗车业务,不过一些早期进入者已退出。从传统洗车店,到半人工半自动的移动洗车,再到可投币刷卡手机支付的自助洗车,洗车市场经历了从1.0到3.0的升级变迁。
创业者老方算是较早吃螃蟹的,2014年5月,他和一个朋友合伙做移动洗车,“那时技术没那么先进,就是一辆配有水箱的改装小三轮车,我们骑到客户停车位置,为客户洗车。”起初,老方的想法很简单,“我觉得一个便宜三个爱嘛,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上门为方圆三公里内的客户服务,而且洗一辆车才10元钱,应该不愁生意。一个小区发展一两百个客户,那每个月的收入就很可观了。”但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。他发现进入小区揽生意并不容易,一些高档小区物业不接纳,还有一些小区物业要收管理费、高价水费。更关键的是人力成本,一辆车至少要配一个固定的人员。他和搭档顶着骄阳开拓市场,在小区里派发宣传单,免费为业主洗车,好不容易才拉到了五六十个客户,办卡100元可以洗11次车。“客户有洗车需求时可以给我们发微信,我们会尽快赶去洗车。做了几个月,生意一直没太大进展,钱没赚到多少,两个人却疲惫不堪,最终合伙人先打了退堂鼓。”坚持了一年后,老方也放弃了这个项目。
谈及失败原因,老方总结道:“一是技术不成熟,没有专业洗车店洗得那么干净;二是客户的消费习惯没培养起来,而且缺乏信任关系,不愿意办卡;三是没有规模化,光靠低价洗车不可能产生好的盈利模式。”其实老方原本计划客户积累到一定数量,双方培养起信任关系后,可以延伸在微信上销售汽车座垫、配件、饰品等,但未能成功。
无论是半人工半自动移动洗车,还是投币刷卡自助洗车,其盈利模式都很难仅仅从洗车本身上产生,老方想卖汽车配套产品赚钱,而彭琛希望通过在武汉三镇布点吸纳APP用户,将流量变现,但目前效果并不理想。
对于自助洗车这个项目,互联网专家、光合无限CEO、武大客座教授余丹博士并不看好,他认为消费升级的时代,这个项目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很好的体验。就像都是共享单车,相较于公益公共自行车,摩拜单车就给人“逼格”很高的感觉,而这个项目就类似前者。
此外,项目要求协调物业,但是并不能给物业带来明显好处,还会带来一堆问题,物业不一定会支持。一个项目,如果不能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,实在很难行。而且,这个项目自身盈利能力差,规模也难以起来。一个项目首先自身就要能够有健康的盈利能力。
余丹表示,以前小区内有过类似的项目,不过原来是用一台改装车,现在是固定一个点,那个项目也消失了,这个项目正在重走上个项目的路,并且没有什么新意。自助洗车也难以成为消费者持续的使用项目,偶然一下可以,但是互联网项目要么是低频高价,要么是高频低价,显然这个项目都不是。